選用了pbdigg的程序,這是類似論壇結構的digg程序,經過3個月的艱難經營,接二連三的遇到了能力解決范圍之外的困難,終選擇了放棄它,而更換為dedecms。大家都知道換程序對于一個網站的打擊是致命的,之前辛苦的收錄一夜之間全將會付諸一炬,而且還要重新度過搜索引擎的考察期,這個代價是非常慘痛的,雖然權衡再三,我還是決定啟用另一個后綴重新建站——新老版本并存的笨辦法,但還是會很難過,于是寫下下面的文字,希望能給正在挑選程序做站的朋友一個借鑒。
pbdigg是一個典型的web2.0程序,即用戶創造內容,它的首頁結構和布局很簡單,不支持多欄目,一豎條下去大概只能顯示20多條信息,在對于一些剛入門的新手站長來說,可能會有一些誘惑,每天只需要發布不多的文章,就能讓網站看上去不那么死氣沉沉。但是這種誘惑是致命的。
首先,新站肯定是無法聚集到大量用戶的,也就無法達到web2.0的門檻——既然用戶創造不了內容,那么我們還是得自己創造內容,回到1.0的老辦法上去,自己更新文章,
但是百度對web2.0程序的收錄是吝嗇的,我的站點手動原創文章,堅持每天10-15篇的速度更新了3個月,百度依然只收錄首頁,甚至近日連網站描述也k掉了,成了一個光禿禿的殼子,現在網站每天300左右的ip全部是由谷歌提供的。而我的新站用dedecms之后,2天時間,同樣的內容,百度就收錄了200多頁,基本是即時收錄。我也在網上搜索了一下pbdigg的其他用戶的反映,很多人和我一樣,百度長期只收錄首頁,不碰其他頁。這也給廣大的SEOER們提出了一個命題——網站程序對收錄的影響到底有多大,雖然我咨詢過很多seoer,但是大家好像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。所以我只是提出來,將來也許會有人站出來解答。
其次,digg程序的精華是在于文章的點評功能,即所謂的“頂”和“埋”的功能設置,如果你的網站沒有足夠的用戶來使用這個功能,那么這個程序只會淪為開發者的一個實驗工具,而使用者則會成為草根的犧牲品。其實很多cms程序都有“頂”和“埋”的功能,但是由于其他功能的強大,這個功能被淡化了,而digg程序只不過把這個功能放大了。對于草根新站來說,用digg程序,等于是把網站往博客的死路去推。說到博客,wordpress比pbdigg更是強大百倍,很多國內優秀的digg的站點都是拿wp做的。
再次,程序的開發商的持續開發能力也決定了程序的生死,pbdigg的發布者至少在我使用的這3-4個月里,沒有一絲開發的動向,管理員在說了一句官方近期將開發cms模式的宣言之后便消失得無影無蹤,官方論壇死氣沉沉,程序的硬傷問題沒有人解決,很多bag讓普通用戶根本無法解決,而且模板少,插件少,基本就是一個毛病百出的裸程序。
而我選用dedecms之后,在使用的過程中,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輕松的在網上找到答案。所以一款成熟的程序無疑是能給用戶帶來使用的便利的。我想這就是品牌的效應吧。
后,我依然很遺憾當初選擇pbdigg建站時的決定,讓我繞了很大的彎路,現在重新回到傳統cms程序的起點上。雖然我自己在網站定位和遠景規劃上也有缺失,這一點我也需要反省。就寫這么多吧。這篇文章其實并沒有惡意,只是作為一個草根站長,發出一點微弱的聲音。 |